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首次下降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新能源抢装潮并未体现在一季度储能新增装机数据上。

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规模,出现自机构自2022年有该项公开统计数据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据该机构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 GW/11.79 GWh,同比下降1.5%/5.5%。

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 GW/10.57 GWh,同比下降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 MW/1124 MWh,同比下降10.9%/11.6%。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GW为功率单位,表示储能系统的最大瞬时功率;GWh为能量单位,表示储能电池的容量。

表前储能是指与电网直接相连、有独立的功率和电量计量表的储能;用户侧储能又称为表后储能。

4月27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岳芬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储能装机数据出现下降,主要因项目建设周期规律叠加政策调整影响。

“首先,按照项目的建设周期规律,新能源抢装潮带来的储能装机更多会体现在二季度中,特别是在‘531’节点前。按照行业特性来说,一季度是绝大部分企业全年中装机最少的季度,并不是订单交付期。”岳芬称。

其次,在岳芬看来,136号文出台后,国家层面虽然明确了改革方案,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短期内市场会有观望期,需要重新搭建投资收益测算模型,项目开发速度放缓。

今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业内称为136号文”),明确新能源电量全面参与竞争,并叫停强制配储。这促使今年上半年一度出现新能源抢装潮

细分至应用场景,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显示,一季度,电网侧功率规模占比52%,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新增装机规模2.63 GW/6.48 GWh,同比增长46%/68%,共有21个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其中百兆瓦级以上项目17个。

电源侧新增装机规模1.83 GW/4.09 G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31%,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均为新能源配储项目。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 MW/1124 M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1%。

储能技术是平抑风电、光伏发电波动的核心手段。岳芬认为,一季度统计数据体现出了储能市场对政策的高度敏感性,136号文出台后,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储能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基于CNESA历史数据统计,存量新能源项目抢装带来的配置储能需求,可能会体现在二季度,特别是531节点前的装机数据中,迎来较大增长。”岳芬称。

岳芬对界面新闻表示,用户侧降幅明显,首要原因是监管更加严格了。比如,用户侧装机大省浙江已将监管和安全标准升级,多个地市要求消防整改,并启用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的非技术性成本增加,项目的批复难度加大。

其次,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用户侧市场玩家众多,且快速涌入市场,加剧市场竞争。用户侧工商储的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目前已经有低于0.5元/Wh的产品定价,而在峰谷套利单一盈利模式下,盈利空间压缩,投资意愿降低。

同样是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数据增长明显。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光伏新增装机59.71 GW,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0.5%。

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39.47GW。以此计算,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为20.24 GW,同比增长124.4%。

和储能一样,一季度风电新增装机也出现了下滑,其新增装机14.62 GW,同比下滑5.7%。

截至2025年3月底,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535.37 GW、946.32 GW。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 GW,累计装机达到1481.69 GW,历史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的1451 GW。

“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国家能源局认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达到536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5%,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带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8%,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110亿千瓦时,大幅超出582亿千瓦时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但据界面新闻了解,136号文给光伏行业带来的装机热度正在消退,下游终端组件需求正在快速回落,市场活跃度明显下滑。

“随着后续实施细则的落地,市场机制将会逐渐完善,储能的价值被充分体现,盈利模式进一步丰富,经历短期的市场观望期后,未来储能装机容量和市场需求仍会快速增长。”岳芬表示,储能企业若能通过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储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等核心竞争力,行业“内卷”的情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展望2025年,预计储能新增装机超过30 GW,整个“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0%。

国家电投能研院武霖:虚拟电厂是市场化产物

现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启动新五年合作,新展今开幕

当初没有珍惜巴特勒的热火,被横扫出局后才追悔莫及

因网下询价和配售违规,温州启元资产被出具警示函

国家发改委: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对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赛力斯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桂林旅游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上海复旦早盘涨逾3% 与支付宝共同研发“碰一下”专属芯片正式亮相

欧洲“能源孤岛”陷入大停电,再次敲响电网安全警钟

中央首次提出“四稳”,传递了什么信号?

4月28日投资早报|格力电器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91%拟10派20元,川大智胜变更为“*ST智胜”,今日一只新股申购

事关稳就业稳经济,10张海报看懂这场发布会的政策信号

OEXN:市场动荡中值得关注的三只能源股票

一季度净利30.2亿 同比增长11.4% 上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持久战的内涵、风险与策略

交银国际: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超增速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

李祥翔评《孔子哲学思微》︱理性秩序与美学秩序的碰撞

北京如实新能源潘颖超:虚拟电厂最终目标是解决光伏消纳和降低企业成本

科创板上市规则全面修订,有何亮点?解读来了

桂林理工大学:不存在网传捉奸和坠楼情况

<< 上一篇

一商家公开支持京东外卖,刘强东:再免佣金一年

下一篇 >>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抓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让企业感受温度

版权声明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24小时全国售后服务客服热线-全国官方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 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qlzijzu.com/post/5708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