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去年业绩分化。
据界面新闻统计,近期已披露年报的六家头部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净利润出现下滑。
其中,杉杉股份(600884.SH)去年遭遇上市首亏,净亏损达3.67亿元,同比下滑147.79%。
杉杉股份将净利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其偏光片业务。该公司称,去年公司负极及偏光片两大主业销量稳健增长,负极业务净利润同比上升,但偏光片业务受行业市场环境变动影响,净利润同比下滑。
此外,商誉、处置电解液业务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等计提风险拨备以及参股企业亏损,也是杉杉股份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同期,贝特瑞(835185.BJ)净利润达9.3亿元,同比减少了43.76%。该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是因公司负极材料受到价格下降影响,正极材料受到终端客户价量齐跌的影响。
翔丰华(300890.SZ)去年净利润为4955万元,同比下降40.23%。针对业绩下滑,翔丰华表示,主要原因包括负极行业供需失衡导致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可转债计提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增加、产品价格下跌导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
璞泰来(603659.SH)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7.72%,至11.91亿元。璞泰来称,去年其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继续保持销售量良好的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为公司贡献了主要利润;负极材料受行业产能过剩、海外需求偏弱等影响,经营环境仍面临挑战。
在竞争加剧、供给侧过剩及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行业背景下,也有一些负极材料企业交出了不错的业绩报告。
中科电气(300035.SZ)去年净利润达3.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26.56%。
中科电气表示,去年,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快充车型渗透率提高以及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影响,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销量较上年显著增长。此外,公司2024年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同样实现净利润增长的企业还有尚太科技(001301.SZ),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为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
尚太科技称,2024年,其通过差异化产品战略,实现了“快充”、“超充”性能产品的批量供货,提升了市场份额,且进行了工艺和装备更新,以实现降本增效。
两家净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在各自的年报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降本增效”、“快充”对于业绩的促进。
近年来,国内负极材料行业扩产节奏加快,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态势,负极材料价格下行。这样的行业局势延续到了2024年,降本增效已成为负极材料行业共识。
在此背景下,负极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据隆众资讯统计,负极材料公布产能达560万吨,有效产能339万吨,全年产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开工保持高位,接近满产;小企业则有长期停工或者代工,开工较低。
此次统计的六家企业中,有三家企业披露了负极材料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其中,中科电气的产能利用率最高,达到了95.66%;其次为贝特瑞,达90.41%;翔丰华负极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则为83.43%。
璞泰来在年报中披露,截至2024年末,已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根据该公司2024年13.67万吨的负极材料产量计算,其去年负极材料的产能利用率约为68.35%。
璞泰来年报显示,去年为应对负极材料价格继续下行,叠加欧洲方面需求仍不及预期,该公司适当减少和控制了部分低价产品的出货,导致其出货量有所下滑。
尽管行业产能尚处于过剩阶段,各家企业的扩产却仍在继续。
从资产负债中的在建工程金额来看,此次统计的六家企业中,除杉杉股份外,其余企业截至去年年底的在建工程金额均较上年同期或去年年初有所增长。
其中,尚太科技截至去年年底的在建工程金额为6.87亿元,较当年年初涨超16倍。
该公司给出的原因是,2024年度公司新增北苏二期新建产能项目。该项目指尚太科技位于石家庄无极县北苏镇正在建设的“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翔丰华截至2024年底的在建工程金额较上年同期的涨幅达92.53%,该公司表示,其主要由上海南北区工程项目开工所致。
上海南北区工程项目指翔丰华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上海碳峰科创园项目,项目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为上海碳峰科创中心,北区为上海碳峰科创产业园。翔丰华年报显示,上海碳峰科创中心项目涉及的行业为锂电池负极材料。
也有企业选择放缓扩产步伐。中科电气在去年年报中对安徽海达10万吨负极材料粉体生产项目计提了相关减值准备。该公司表示,因锂离子电池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叠加锂电及锂电材料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项目延缓建设,后续安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快充”是消费和动力电池明确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的续航焦虑。据中科电气介绍,2024年,4C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放量,并带动更高倍率的超快充电池成为电池企业的发力方向。
快充负极材料产业化趋势明朗,据鑫椤资讯预计,2025、2026 年将是快充负极材料需求的高速增长期。
除中科电气和尚太科技外,此次统计的另外四家负极材料上市企业在快充负极材料领域也都有所布局。
根据各公司年报,璞泰来快充负极新品已满足6C的性能要求,配合自产粘结剂的使用可满足8-10C快充性能要求,相关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产品技术认证,并已逐步开始批量出货。
贝特瑞在快充负极材料领域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优势,已向客户送样。
杉杉股份高能量密度6C超充动力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国内头部客户、数码用6C+极限快充负极材料已供应数码电池行业头部客户。
翔丰华持续加强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负极的开发,推动快充人造石墨负极产品在锂电池客户企业的批量供货及低膨胀快充天然石墨负极的工艺定型,为2026年批量导入客户做准备。
此外,随着半固态/固态电池的加速发展,与之对应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空间也在加速打开。在该领域,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龙头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基本均已取得批量订单。
直击南京银行业绩会:存贷比要保持在80%-85%,今年一季度净息差同比上升
央行北京分行: 一季度北京地区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